网传游客掉落手机砸到辛追夫人棺椁,湖南博物院回应
日前,网传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游客院在湖南博物院参观辛追夫人的掉落乌海市某某商业展览服务中心棺椁时,遇到有游客不慎掉落手机。手机此事引发关注。辛追

视频显示,夫人在棺椁旁边的棺椁台面上,躺着一台手机。湖南旁边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打电话处理。博物视频发布者称,网传“哥们,游客院你是掉落怎么把手机跨过层层台阶,从17米高砸到辛追夫人棺椁上的手机,2000多年的辛追木椁终是让你给砸了个坑啊……”

9月18日,潇湘晨报记者向湖南博物院求证此事。夫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乌海市某某商业展览服务中心是手机掉下去,棺椁下面有一块玻璃被砸了。“不是棺椁本身被砸了,棺椁没有受到影响,玻璃有受损。事件处理情况暂不清楚。”

跨越2000余年
“东方睡美人”辛追“活”了
穿越2000余年,能否看到古人真容?AI助力下,这一愿望正成为现实。
2024年5月17日,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在数字化领域的重大应用。

辛追夫人遗体是世界上
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湿尸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一号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湿尸,湖南博物院以辛追夫人为原型进行数字化复原意义非凡。
数字人“辛追夫人”栩栩如生:她呈坐姿,年龄大约35岁,皮肤肌理清晰可见,毛发材质高度逼真,服饰妆造根据出土文物1∶1还原,体型体态甚至手部细节也依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时情况复原。
“辛追出土时外形完整,全身润泽,皮下软组织柔软有弹性,部分关节可活动,甚至眼睫毛尚存,手指、脚趾纹清晰可辨,推测其年龄约50岁。”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说,尽管辛追出土时肌肉尚存,但面容已肿胀变形和腐败。

专家团队通过已有的X光片、现场观察和模型测量计算出头骨结构形状及五官比例关系,结合现代技术,建构出头骨的数据模型。
体内有血吸虫卵等
推测也许并非贵族出身
去年10月,湖南博物院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启动“辛追夫人”3D数字人项目。为最大限度还原辛追容貌,项目邀请了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为首的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参与。
“辛追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受当时医学影像设备局限,仅对女尸颅骨进行了X光片病理检查,但留存下来的影像资料为颅形和面型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袁中标说。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专家团队克服了女尸玻璃棺材和防腐液带来的影响,通过已有的颅面X光片、现场近距离观察和模型测量,计算出女尸头骨结构形状及五官比例关系,并结合现代技术,建构出女尸头骨的数据模型。
“团队根据女尸头骨的结构特点,在我负责研发制作的颅面数据库系统内匹配辛追可能对应的面貌特征,建立其大致生前面貌。由于人像特征千变万化,只有类型相似,无完全相同,还需根据多年来工作中掌握的颅面关系规律,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和细节修改,最终在今年1月完成辛追生前容貌雕塑。”袁中标说。
而后,由长沙数字鲸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将复原专家团队的工作成果数字化。公司总经理张日晖介绍,此次“辛追夫人”数字化运用了当前先进的超写实数字人技术,通过高精度人体建模技术,可还原人体微小的生物特征,使人脸毛孔清晰可见。
“为了让数字人有更加真实的动作表现,团队使用运动捕捉技术来捕捉真实人体的动作、姿态、表情,并将其应用到‘辛追夫人’身上。”张日晖说,最先复原的“辛追夫人”外形大约在其去世的年龄,团队在老年复原版数字人基础上,又利用AI绘画、大模型等相关先进技术,建构出不同年龄层的“辛追夫人”虚拟数字人形象。
袁中标介绍,此次呈现的两版复原像制作是根据对女尸头部颅面关系近距离观察测量,以及病理解剖报告和各种服饰妆容的权威史料记载等形成的。
“辛追是西汉初期人物,病理解剖发现其体内有鞭虫卵、血吸虫卵等,由此推测她也许并非贵族出身,而是地里劳作农民出身,只有经常下水,且有破皮、擦伤或饮用沼泽湖泊生水的人,才会导致血吸虫感染。辛追颅面长相上相对较普通,并非人们传说中的‘贵族美女’。”袁中标说,此外,通过病理解剖发现辛追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多发性胆石症等,所以在复原老年版辛追时还特地在容貌中赋予其一定病容状态。
预计下半年推出
可交互版AI智能体
如何让“辛追夫人”更生动?超写实数字人技术来助力。
通过高精度人体建模技术,可还原人体微小的生物特征,人脸毛孔清晰可见。
“最先复原的辛追约50岁,我们利用AI绘画、大模型等相关技术,建构出不同年龄的虚拟数字人形象。”张日晖介绍。
复原没有止步。从“活”过来到“动”起来,可交互版“辛追夫人”AI智能体预计下半年推出。她会文物讲解和实时对话,将可带你越千年,聊汉室纷纭。
来源:潇湘晨报记者 周凌如、新华社
(责任编辑:知识)
- 武汉纺织大学2026推免保研专业名单公布,各专业差距悬殊,最高仅7%
- “局座”张召忠,有新身份
- 带着一点点痛,郑钦文重新站到想她的观众面前
- 肖飞雪:民族教育的坚守者与筑梦人
- 5.2米大六座+易三方 腾势N8L预售31.98万元起
- 胡塞武装:以军空袭萨那已致11死206伤
-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友谊”输油管道泵站
- 印度集会踩踏事件已致超30人死亡 莫迪发文哀悼
-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今日头条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
- 家长“自我感动式”签名走红,老师难掩嫌弃:都这样搞班没法上了
- 中国海军军舰赴香港,“门票1分多钟被抢完”
- 别吹天赋了,学霸都靠小习惯
- 10月将至,螃蟹应该怎么吃?这种螃蟹一口别吃(不是死蟹)
- 泽连斯基:乌克兰将对非短缺武器实施受控出口
- 曼城摆出大巴车,阿尔特塔:师父你变了!
- A股板块轮动加速 基金净值“跑偏”泄露调仓动向
- 华南理工大学校内发生车祸有人被撞
- 带着一点点痛,郑钦文重新站到想她的观众面前
- 国防部回应中国是否在建第四艘航母
- “婉拒”复制“苏超”?这个中部大省换赛道了
- 最“地狱模式”的10所美国大学:“爸妈,我都学到没头发了....” views+
- 如何检测宝宝是不是过敏:两种方法找到过敏原 views+
- 读图|痛仰乐队办展览:“一直前进,一直在路上” views+
- 当一群家长成为“学生” views+
- 美媒:美国一架F views+
- 多地专家学者山西晋城热议“AI赋能肿瘤治疗” views+
- “寒窗苦读12载,不如网红一首歌”郭有才月入3000万,现实扎心了 views+
- 山东被忽视的211大学,就业率高达95.6%,毕业生捧上铁饭碗 views+
- 超50名联合国专家谴责以色列空袭拉法难民营 views+
- 首映|《坂本龙一:杰作》:“我们再来一次吧” views+